广西民办教育协会
广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风景独好”
时间:2015-11-12 来源:广西民办教育协会 浏览:

广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风景独好”


  日前,广西教育厅发布了《2015届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广西高校专科毕业生(含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达91.3%,研究生和本科生就业率分别为89.23%和88.56%。绝大多数为高职高专的广西民办高校就业情况,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就业率:部分高校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今年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1%,大专就业率92%,两项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本科院校广西外国语学院就业办谭主任告诉笔者,截至8月底,该学院近3000名学生毕业,其中本科生为600人,完成就业550人,就业率为91%;专科生毕业人数为2400人,已就业2200人,就业率达92%。笔者对照区教育厅发布的全区高校就业报告,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广外毕业生就业率均高过全区平均水平。


  据了解,今年广西民办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其中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等就业率均达90%以上。


  民办专科院校的就业率持平或略高于全区高校平均水平。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广西理工职业学院、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广西工程职业学院等高校,今年就业率均达91%以上,其中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南宁学院(2012年升本)、广西理工职业学院等达93%以上。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肖院长说,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处于弱势,就业压力更大。但面对困难和压力,他们迎难而上,利用民办高校灵活的办学机制和面向市场的就业导向,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因此民办学校的就业率往往高于公办高校。


  设置专业:贴近市场需求


 “动手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不奢求高薪。”这是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评价。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执行院长张赟对笔者说,作为应用型民办高职院校,为提高就业率,适应市场需求,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学生都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他们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实战能力,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胜任。


  广西理工职业学院梁院长说,民办高校毕业生为市场所追捧,与学院“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分不开。学院在专业设置之前,对市场需求情况充分调研,对历届毕业生及毕业生所在的单位进行跟踪调查,确保所开专业有市场,又具前瞻性。


就业心态:低调务实


  小刘今年毕业于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现在南宁市一家星级酒店工作,月工资3000多元。“工资虽然少点,但从事自己所学的对口工作,重要的是学到知识,积累经验,为以后创业打下基础。”


  像小刘这样“先就业后择业”在民办高校中很普遍。据了解,公办高校的毕业生初次择业“架子”会大些,有的“不屑”到私营企业或小单位上班。而民办高校学生则实际得多,他们期望值相对较低,就业选择更趋务实。由于他们不奢求,更注重在工作中培养实践能力,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也是民办院校毕业生走俏市场的重要原因。


民办高校砥砺前行


  对于就业率,我区民办高校“结果很满意,过程很艰辛”。不少民办高校负责人认为,尽管民办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民办高校还存在误解和偏见,民办高校毕业生还处于“低等”地位。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设立门槛,把民办高校毕业生拒之门外,用人时对民办高校毕业生不公平待遇等等,出现毕业生受到冷遇的现象。


  有教育专家表示,民办高校的就业现状也存在着美中不足的地方,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于目前民办高校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的局限性。如民办高校生源结构多元化,基础参差不齐,一些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及择业心态存在一定的问题,都对就业造成一定影响。随着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势必会迎刃而解。


(协会通讯员 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