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办教育系列报道之四
日前,南宁市民办教育捷报频传: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南宁市英华学校荣获 “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南宁市江南区长乐学校被评为“全国民办中小学先进单位”,南宁市兴宁区翠峰幼儿园获得“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殊荣……近几年来,南宁市民办教育锐意改革,特色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宁:投真金动真格推动民办教育发展
南宁市教育局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政策,依法规范管理,努力打造优质服务环境。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民办中小学、幼儿园1516所,学生34.23万名,占南宁市中小学生、幼儿园名数25.18%,民办教育步入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落实政策:2000万奖补泽及民校
“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是以前民办学校的上课标配,现在,视频、音频、图像齐齐上阵,信息化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南宁市华佳学校校长陆精天指着教室里新装配的多媒体电脑,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南宁市奖补资金真正惠及民办学校。
2014年9月,南宁市发文规定,2015—2017年,该市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对管理规范、质量高、有特色、社会效益好的民办学校给予教学设备奖励补助。
这几年,南宁市“动真格”支持民办教育。该市将民办学校纳入“两免一补”范围,从2017年春季开始,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并补助公用经费。
出台管理办法,对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财政部门按照义务教育地段生人数应安排的公用经费和足额核定的教职工编制应安排的人员经费等计算成本,根据成本给学校拨付教育经费。
制定优惠政策,允许民办学校投资者获得合理经济回报,对新建、扩建的民办学校按城市规划布局和标准优惠提供办学用地,调动社会资金投资民办教育。
2015年,全市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共安排设备购置经费1778.14万元,教师培训经费221.86万元,项目惠及市属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19所,9个城区、开发区民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237所。
师资培训:公办民办一视同仁
“我终于见到平日里只能在教学书刊上见到的教育名家,此次面对面为我们传道解惑,让我大开眼界。”10月28日,南宁市英华学校的李老师在参加完市局组织的区外研修班后,感慨万分。
据了解,南宁市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全市教师队伍统筹考虑,2015年,利用专项资金培训民办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280多人,有效提高了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目前南宁市还通过‘城乡初中共同体’、‘职业教育专业集团’模式,助力民办学校跟上步伐,快速发展。”南宁市教育局职成科负责人介绍。
城乡初中共同体,以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与各城区、开发区农村初中学校结成“大联盟”的建设模式,带动薄弱初中学校、民办学校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职业教育专业集团则通过以城市骨干职校为龙头,将县职校和民办职校纳入其中,带动农村职业教育、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实施帮扶:为学校、学生排忧解难
小韦是柳州来邕务工子女,现在南宁市扶壮小学就读,入学不久就拿到政府补助的500元。“到时候在南宁民办学校读初中,每年还可领700元,农村人读民办中小学校几乎没有了负担。”扶壮小学校长张龙安说。
如今,南宁市将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一并纳入国家助学体系,在政府资助、评奖评优、升学就业、社会优待等方面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目前该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已经覆盖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各级教育,民办学校学生享有同等待遇。
对民办学校办学用地提供便利。2015年,武鸣县外国语学校划拨了5.37亩土地,解决了北高中学、光华中学等学校的征地扩建问题,有效解决部分民办学校场地不足问题。
为困难学校捐赠教育教学设备。去年,青秀区教育局为辖区民办学校捐赠课桌椅、电脑等教学设备价值60万元;武鸣区教育局为民办城西小学调配课桌椅150套,缓解了学校教育教学设备紧张的困境。
规范管理提高办事效率
为更好服务民办学校,南宁市教育局倡导高效服务,尽量压缩审批时限,对不能在审批时限内完成审批的要事先告知当事人理由。审批(设立学校)时间由三个月缩短为15个工作日,对于变更、合并、分立审批,办结由原来的90个工作日调整为5个工作日,终止审批由原来的90个工作日调整为7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每学期初、学期中,教育局组成检查小组到民办学校进行检查,对学校的德育、教学、收费、教材、消防、食堂卫生、校园安全等常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实行民办学校年度检查制度,对不合格的学校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到合格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经过强化管理,净化了办学环境,民办学校办学秩序有了改善,投诉举报的数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共同心声:用地问题期待破解
“民办学校没有规划用地,征地建校困难重重,这是民办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在走访中,不少民办学校校长如此感叹。目前该市31所民办中学和民办中职学校中,只有9所学校拥有自己的校园,相当部分民办学校靠租借场地和收取学杂费维持运转,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由于没有固定的办学场所,办学者不愿加大投入,导致教学设备设施陈旧落后,有的面临停止办学或易地办学等境地。
目前,南宁市出现了一批办学质量好、办学规范、社会认可度高的“民办名校”,但也有不少在艰难爬坡,发展不均衡,而最大的瓶颈是土地问题。“建议从自治区层面出台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统一划拨民办学校教学用地,或统一建好校园,出租给办学规范、质量好、社会认可度高的民办学校办学。”南宁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捷表示。
(南宁市民办教育协会对本文有贡献)
南宁市新民中学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摘冠
南宁市英华学校校园建筑独具特色
南宁市育才实验中学颇有现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