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办教育协会
特色办学带来跨越式大发展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改革发展纪实
时间:2018-06-27 来源:广西民办教育协会 浏览:

特色办学带来跨越式大发展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改革发展纪实


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北海市,有一所全国唯一以艺术设计命名的民办本科高校——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短短18年,学校实现了从中职到高职再到本科的三步大跨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强力吸引:“北海和北京”两地培养

学校地处广西北海市,却吸引了全国各地生源。2014年学校举办本科教育,当年招生仅为817人,到2017年猛增到3540人。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206人。这种强劲的办学吸引力得益于学校的“北海+北京”两地培养人才模式获得了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同,生源覆盖了除天津、上海及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市、区)。

“北海+北京”两地培养,即所有学生在北海本部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在北京完成专业实习实训。该模式充分借助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高校师资优质资源,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为学生搭建一个继续深造和就业的平台。

两地培养模式下学校形成了“北京+北海”的师资特色。北京23位大师级教授成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如: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王国伦教授、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张大生教授、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常大伟教授、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祝重禧教授等,是我校设计、环艺、动画、服装等学科领军人物,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中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同时,校借助北京名校的师资优势,十七年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

名师入校:引领高水平教学

学校通过创建“名师大讲堂”引领高水平教学。“名师大讲堂”是一个“整体策划——大师引领——提升教学”的运行机制。多年建设,已成为一个推动高水平教学的平台,形成了我校名师引领高水平教学的办学特色。

“名师大讲堂”的特点是计划性、系统性、专业性、常态性。先后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匈牙利佩奇大学、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澳大利亚DR RED PTY LTD动画公司等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15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来校讲座180多场次,参与各类教学活动300多次,“名师大讲堂”开讲十一年来平均每月都有相关活动,内容涵盖我校专业教学、思想政治、人文教育、艺术前沿等方面。学生在北海学习期间就能够走近大师,聆听大师授课。

“名师大讲堂”引领高水平教学体现在:

引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名师大讲堂”的思想智慧,深刻影响到我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推动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树立,拓展了专业视野;名师进课堂活动直接参与课程实施,开发新课程,指导实训课程改革。

引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提升。名师进课堂配备青年教师作为助教;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推荐进修学习;参与课题与项目指导青年教师。

引领学校学术氛围、扩大社会影响。“名师大讲堂”让师生学习新思维新技术、追踪学科前沿,营造了良好学术氛围。同时,师生参与名师项目,增强了创新创业能力。近几年来,在名师带领下,我校学生参与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顶棚制作工程设计与制作、故宫博物院“衢歌巷舞”大型常设雕塑展览的设计与制作、北海“珠城勇士”骆春伟烈士塑像工程等,这些项目的圆满完成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扩大了办学影响。

人才培养:凸显服务区域产业的创新性、实践型

学校根据“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服务一带一路” 的办学定位,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思路,集中力量建设好与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匹配度较高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主动对接区域文化创业产业开展专业教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环境设计专业搭建“校政企行”协同育人平台;动画专业构建了互联网+动画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实现“教学创作应用一体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施“艺工融合、理实一体”,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艺术素质和实践能力。

学校注重校企协同育人,在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学生利用合作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学校设计工作室的专业优势,设计出极具商业价值的作品,并通过创意推广和展示将其转化为商品。

如,设计学院以北海市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项目为载体,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实践,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动画学院将宣传广西城乡清洁工程的公益广告片、北海海洋文化的宣传片《海上丝绸之路》、广西税务公益广告、北海电视台新闻频道片头制作等服务地方的40多个项目引入课堂,拓展教学内容,还带领学生承接《海上丝路之南珠宝宝》26集少儿图书设计、北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0周年》书籍设计等,实战性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团队精神和参与意识都得到充分锻炼。

大德育人:培养学生的海洋品格

学校坐落大海之滨的地理区位、生源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特点以及北海+北京的两地培养模式,使学校大德育人具有海洋文化的特质,即:以深切情怀关爱学生,以渊博文化浸润学生,以博大品格熏陶学生。

学校创新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变单一政治课程教学为全方位、立体的政治素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团队,由学校领导、各专业负责人、学生工作负责人、骨干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专任教师共同给学生上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学校的大德育人与专业教学结合,渗透着各个教学环节。在专业教学中,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课堂、营造浸润行业规范的企业岗位化工作场景,对学生进行以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在开展产学合作、服务社会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发、设计依托北海资源、反映海洋文化题材的作品,不仅关注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通过构建通识课程体系、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生社团活动、专业竞赛等,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了“涠洲岛写生”、“沙滩运动会”、“沙雕比赛”等教育活动品牌。这些活动促使学生逐步乐观、豁达、宽容、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海洋品格

学校以“道德”为校训,道,即规律;德,即付出、奉献。“道德”校训,内涵在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厚德载物、诚信仁义。学校在校园内的28块大型景观石上镌刻了“道德”、“文化”、“思想”、“命运”、“价值”等含义深刻、意境深远的主题刻字,展示了学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校园景色等,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永久性与激励性的特点,提高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认同感,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

特色办学带来了学校的巨大变化,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促使学校依靠质量、特色、品牌赢得了社会信任。近年来为地方政府及企业完成咨询报告、设计项目和科技服务190项,创造产值9900多万元,赢得了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高度认可。学校与广西阔迩登文化传媒公司创作的全国首部“海上丝绸之路”大型 3D 动画片《海上丝路南珠宝宝》,被中央电视台作为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献礼片。多年来,学校均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自治区民办高校年度检查,先后荣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多项荣誉。2017年,学校入选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10多家媒体组织评选的“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被广西民办教育协会评为“广西民办教育特色学校”。学校正朝着建成国内外知名院校而努力。(北艺供稿)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校承接《海上丝路南珠宝宝》制作


图片4.png

《南珠宝宝》入选“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


图片5.png

全国首部“海上丝绸路”题材大型3D动画片


图片6.png

《南珠宝宝》入选广西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图片7.png

图片8.png

张大生教授带领学生在深博展示窗口设计施工


图片9.png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顶棚制作工程设计与制作


图片10.png

故宫博物院大型常设雕塑展览 “衢歌巷舞”


图片11.png

《拾贝》系列旅游产品


图片12.png

涠洲岛美术写生基地及实践教学活动


图片13.png

学生在涠洲岛写生


图片14.png

在北海银滩举行沙滩运动会


图片15.png


沙滩运动会暨沙雕比赛 学生作品